查看原文
其他

【小传】巴赫养成记(下)

2016-01-31 每晚一张音乐CD


每日更新,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书承昨日,继续扒赫:

  巴赫音乐多源于《新约》,但这一首却与古拙的《旧约》款曲相投。它们凭“死”相通。然而这“死”如此美丽,简直就是永生的开始。 

  巴赫的管风琴,天下一品。西方音乐史管风琴这一章,竟是巴赫一人天下。 

  管风琴是巴赫的爱之始,也是巴赫的爱之终。 


《安娜·巴赫的编年史》中的巴赫,观影点击昨日公众号


  与北德不同,位于中德的萨克森视多声部对位音乐与和声为下流,遑论用于礼拜。热衷和声音乐的巴赫注定无法与市议会共建和谐社会。更糟的是,一年后,巴赫与自己的学生打起来了。1705年8月4日,巴赫训练时骂了老捣乱的学生盖巴火。当晚,比巴赫还大几个月的盖巴火纠集五名高年级学生在学校黑暗的门廊等到巴赫,棍棒齐举,要巴赫“拿话来说”。 

  巴赫老师并不认黄,他拔出佩剑撵得这些学生满坝子跑,最后揪下盖学生的衣服掷地斩得粉碎,并于第二天报警。盖爸爸很有势力,盖巴火最后只被训诫几句,市议会却反过来要求巴赫“用温和的方式上课”。 

  那座看见少年巴赫扬眉剑出鞘的门廊,至今尚存。 

  1733年2月1日,萨克森国王、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去世,其子奥古斯特三世继位,并于第二年加冕波兰国王。波兰以天主教为国教,奥三世依例改奉天主教。新朝要用新臣,巴赫拼命努力想抓住一生中最后一次当官的机会。这个与天主教不共戴天的新教徒为天主教新王登基写了大量作品,内中就有《b小调弥撒》。这是巴赫惟一一部天主教弥撒曲。他选用拉丁文歌词,因为天主教和新教的礼拜都要用弥撒曲。 

   美国著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曾说过:“巴赫的这部作品确实是音乐领域中最崇高的作品。”这部作品作于1733年,是巴赫为在莱比锡矩形的庆祝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继位而谱写的。


  如果要指出一位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古乐派指挥,可能有许多人会先想到贾第纳(John Elliot Gardiner),但是如果要举出一位专业于以非古乐乐团演奏古乐的指挥家,大家会想到谁呢?当然,这个位子只有卡尔·李希特(Karl Richter, 1926~1981)最适合。从目前“复古”当道的演奏风格而言,卡尔·李希特或许已经不再流行,但是当我们回头聆听他的诠释时,却会发现他的音乐中具有一种“复古派”无法取代的特质。

    巴赫一共作有五首弥撒曲,这部弥撒曲是其规模最大,也是最感人的一首。这部作品有着众多的演绎版本,但这张唱片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李希特作为演绎巴赫作品最权威的专家,他把精力主要用在研究巴赫音乐乐谱的内涵方面,准确把握每一个音型的表情及含义,在“神”而不是在“形”上去再现巴赫。他演绎的巴赫有一种真诚的特质,这种真诚不是来自他的宗教背景,而是发自对音乐的真诚。比起古乐派的强调形式的诠释,他的音乐精神可能更加原汁原味。李希特演绎的巴赫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及哈农库特与莱昂哈特来得精确,但他传递的是巴赫音乐的精神,这是很少人能企及的。在Archiv录制的这个版本中,演唱者还包括斯达德、海夫里格、菲舍尔-迪斯考这样的大师级人物,故使其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卡尔·李希特总共留下了四个《B小调弥撒》的录音:大家最常见到的是61年的第一次录音;第二次是由Melodya发行的68年原苏联现场;1969年一口气就录了两个,最后一次还留下了视频资料。


  “弥撒”一词源于弥撒仪式散席曲结尾的“missa”(散吧)。弥撒是天主教圣餐,弥撒曲即仪式中所唱歌曲。天主教弥撒一般包括慈悲经(Kyrie)、荣耀颂(Gloria)、使徒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和羔羊经(Aenus Dei)

。 

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新教回归《圣经》文本,抛弃天主教以教皇为中心的统治阶层和华丽繁复的礼拜仪式。路德说,聆听上帝的话语就是聆听福音“活的”声音,所以他将《圣经》译为德语。不过他保留了弥撒。 


基督教与弥撒



教会教理

马丁路德对弥撒的看法

天主教会中的新潮弥撒

(1)天主教教父规定只有教会中的司铎,他们有来自宗徒经各个世纪沿袭下来的神品权,才能祝圣面饼和酒成为耶稣的圣体宝血。

(2)弥撒是与加尔略山的同一祭献,所以需要同一司祭–耶稣自己,现在的神父们是耶稣亲自挑选,通过神品权,来作耶稣的代表,享有祭献的权利。教会是由伟教士和非传教士所组成。

 

弥撒正典﹕

(3) 默念奉献经文,表示此奉献是由以个人的神品权所奉献,并非因着大家的名义。

(4) 神父在念完成圣体经文后,立即下跪,然而再举扬圣体圣血, 这说明在举扬圣体圣血前,面饼已成圣体。成圣体跟在场的信友,无论他们有没有信德,不管他们是否看见圣体,更无论他们是否在场,圣体依赖神父从基督而来的神权,已经完全足够成圣体。

 

(5)不管神父是个别一个人或在集体前做弥撒,都有无限价值。

(6)在祭台上圣龛内的耶稣真正临在, 完全来自已晋铎过的神父的神品权。

(7)神父面对圣龛,背向教友,说明他不过是耶稣的代表,耶稣手中的工具而已。神父背着教友,刻意隐藏他个人的身份,因为他深知他只是耶稣的代表,基督第二“Alter Christus”。他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是以基督的名义in persona Christi”。

路德在1520年所写的一封《给尊贵的基督徒》的公开信中说:“有人把教宗主教神父修士们称为“超性阶层”,而王子公爵、艺术和农民则为“世谷阶层”,这是别有用心的,这有点说谎或伪善,但没有人为此惧怕。我们认为所有基督徒都是超性的,没有多大区别,不过职称不同而已。我们是一个身体,当然每人有自己的工作,但都是彼此服务的。因为我们是领受同一圣洗,信仰同一圣经,所以我们都是同一团体的基督徒,通过圣洗,我们都已祝圣或成为司祭。彼得曾说“你们是尊贵的司祭,一个司祭的王国。若我们没有比教宗主教更高级的祝圣,那么主教教宗又怎能祝圣司铎,那么任何人也不能做弥撒,讲道或赦罪了。”

 

所以当主教在做祭献时,他也同样站在众人面前,好象很有权似的,但他可以命令团体中任何一位来为大家祭献,这好象一位国王有十个儿子,他可以选定任何一个来继承王们管理国家,但其它九位也都是皇族,也同样有权利。

 

由于现有的长上既和我们领受同一圣洗,和我们又有同一信念,读同一本圣经,我们必须承认他们是司祭和主教,确认他们的司祭权和他们在基督团体中的地位。

 

任何人经过水洗都已自动祝圣成为神父、主教、教宗。虽然他们并没有在执行神职,但“人人皆司祭”。

 

     路德引出这些谬论,为了反对神职人员和一般信徒的区别。其结果他和他的弟子们都结婚了。

 

(1) 神父在弥撒中只作为这次

聚会的主持者,弥撒不过是经念

礼节而已,为了主持礼节不一定

需要有神品的司铎(梵蒂冈曾公

开同意在1988年6月30日,主日

集会可以不需要司铎。)

 

(2)司铎与平信徒之间的区别

已大大减少, 平信徒已参加读经

讲道,奉献饼酒和送圣体。

 

(3) 成圣体的经文由司铎大声

念出,表示司铎只是代表整个团体,

而不是以他自己的名义献弥撒。

而信友听见成圣体经文,凭着他

们的信德与神父“一起成圣体”

新神学相信,基督的临在不在

圣体内,而在在场的教友团体里

,教友现场凭着信德的参与,才

是基督“临在”的原因

 

(4)六品以下的神职都已取消

(5) 已结婚的六品完全可以

执行司铎的职权,现在晋升司铎

主要为服务社区而不是为奉献

弥撒的目的,这导致人们对神品

权的错误认识。

 

(6)  新弥撒中,成圣体经文

后,神父立刻把圣体举杨,显

示给在场的教友,表示圣体的

真实临在,乃依靠教友们的信

德,而不是司铎本身由基督赋

予成圣体的神权,这与马丁路

德的观点相近

 

(7) 有些神父如没有教友参

与就不做弥撒。

(按:这是违法的)

 

(8)  很多教堂,圣体龛已从

主祭台拆迁,这减少人产对基督

的尊敬以及对司铎神权的尊敬。

主席椅在很多教堂中代替了圣

龛的位置。

 

(9)  一般情况,在神父以及修士

修女已不穿会服。

(10)许多神父修女已还俗结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51gkd0qx&width=500&height=375&auto=0
哈利·毕克特:《b小调弥撒曲》 

  《b小调弥撒曲》(die Messe in h-Moll)是巴赫的第一部弥撒曲,他引入歌剧及受难曲表现形式,独创“弥撒康塔塔”,独唱合唱对比强烈,管弦乐色彩宏丽,共分六个声部,该设计源于《圣经•以赛亚书》第6章第2节中撒拉弗(天使)有六个翅膀的说法。 

  《b小调弥撒曲》展示了巴洛克全部的作曲技巧:帕萨卡里亚舞曲、对位法、意大利协奏曲、咏叹调和管弦乐,动用了除直笛外所有的乐器。巴赫集当时音乐之大成,不仅将这些黑白判然的乐段连接成有机丰富的和谐整体,还赋予它令人炫目的技巧和无与伦比的华彩。巴赫专家艾达姆说:“他纳入旧作,把自己的一生都写了进去……他把过去创作的曲调纳入这部大型弥撒曲,凭此进入更高境界。这不再是尘世的境界,这是上帝的境界。这部弥撒曲是他献给上帝的独一无二、必不可少的完美颂词,是他信仰的表白……全曲位于凡间之上……巴赫知道,上帝不仅在彼岸,而且在尘世。不论他遭受过多少次命运的打击,上帝仍然活在他的心中。他必得创作这样一部弥撒。曲中除了他与上帝的关系之外,就是无与伦比的活力——恢弘的至死不衰的音乐活力。” 

  音乐史上,只有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亨德尔的《弥赛亚》敢跟《b小调弥撒》递葛。乐坛公认贝多芬基本音乐思想“透破黑暗迈向光明”即来自《b小调弥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49it8t27&width=500&height=375&auto=0

约翰·埃利奥特·加德纳:《贝多芬庄严弥撒》

  巴赫1733年就完成了这部弥撒的第一部分,但它直到巴赫去世95年后(1845)才出版!巴赫本人从未亲历自己这部伟大的作品。这部弥撒曲1934年由柏林歌苑首演,此时它已被世人遗忘184年。 

  很多乐评家称《b小调弥撒》为“唯一最伟大的乐曲”,但巴赫的创作动机相当不伟大:他希望以此讨封“萨克森选帝侯宫廷作曲”。新王登基伊始他就写信请求赐封,那些极尽哀恳的信读来常使英雄泪满襟。国王没回信。四年后国王亲临莱比锡,巴赫再度写信求封。1737年11月21日,巴赫终于收到总理吕和喜伯爵签署的委任状。 

  看官休要轻看这张烂纸。“宫廷作曲”是朝廷命官,直接受到国王本人的庇护。感激涕零的巴赫在德累斯顿圣母教堂上演盛大管风琴音乐会答谢。他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署名“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宫廷作曲”。这就像我在名片的“教授”屁股后头加个“(享受正处级待遇)”一样伟大。虽然永无补实之日,它却代表巴赫晋身“候补道”,已经不是庶民了。 

  这是巴赫当过的最大的官儿。市议会从此对巴赫客气多了。 

  “宫廷作曲”经常接触外交官。1742年,俄罗斯驻萨克森宫廷特使、帝国伯爵凯泽林专请巴赫给他作一部“柔和而活泼的”钢琴曲。作为催眠曲! 


  巴赫施展长才写出“双键盘羽管键琴多变咏叹调”(Aria mit verschiedenen Veraenderungen vors Clavicimbal mit 2 Manualen)。在伯爵失眠夜为他弹奏这部作品的是私人钢琴师哥德堡(J. G. Goldberg)。此人曾奉伯爵之命跟巴赫学过钢琴,算巴赫门生。这部钢琴曲后来竟以“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Variationen)之名传世,让无名鼠辈哥德堡直接进入世界音乐史。这部被巴赫注明“供音乐爱好者消遣的咏叹调及其各种变奏,由两个手键盘的羽管键琴弹奏”的变奏曲,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弘、技术最复杂的万世惊叹之作。 

  在1955年,年仅23岁可以说正是年少气盛的古尔德录制了一个录音史上十分著名的《哥德堡变奏》,全长仅38分27秒。整个录音可以说迅猛,激昂,意气风发,充满着战意。从钢琴中迸发的音符如同瀑布激流,扑面而至,如同暴风骤雨一般洗刷着听众的心灵,被公认为是他巴赫演释独特风格的一座丰碑,一直畅销不衰。然而,在1981年,当古尔德年近半百的时候,却正式地重新录制了一次《哥德堡变奏》。回想起来,不得不佩服古尔德的勇气。因为49岁的他再次站在了挑战者的位置上。26年前,古尔德所挑战的是兰多夫斯卡,图雷克等前辈大师;26年后,古尔德所挑战的是他自己。26年过去了,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年迈的古尔德没有了少年时的个性张扬,反而多了许多内敛柔和,稳健持重,深邃而发人深思,整个录音居然长达5l分15秒。

    五十而知天命,年近半百的古尔德是否预感到什么(1982 年该录音发行后一周,古尔德即与世长辞),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古尔德通过录音却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从第一秒种开始,那柔和沉稳的涓流,在我身边流畅,渐渐地化作一条溪流,指引着我走向沉思,在30个变奏中,时而欢快,时而哀愁;时而英姿勃爽,时而超然平静。如果将《哥德堡变奏》比作巴赫在垂暮之年写下的一道谜题,那么同样是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却很好地参透了这一道谜题,一切大切大悟。怎样的演奏才“够巴赫”?巴赫的原本面貌是什么?这些问题已经无关重要,随著音乐声响起,已经忘却一切,有的只是对音乐的真诚,有的只是古尔德几十年来的不断追求与自我超越。或许(再次或许),古尔德正是把他一生的岁月沧桑,都凝聚在《哥德堡变奏》里向在天国中的巴赫作了一次人生汇报。



  “变奏”一词源自拉丁语variatio(变化),就是围绕音乐主题派生出各种各样的变奏。《哥德堡变奏曲》主题来自《致巴亚蜜键盘小曲》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包括30段变奏,其音乐结构建筑之微妙,令所有听过的人气结于胸,舌矫不下,只剩“叹为观止”四字可叹! 《致巴亚蜜键盘小曲》参见昨日公众号之:巴赫的《安娜笔记本》


  凯伯爵的失眠症显然好多了,他的稿酬相当伯爵:一个盛着一百个路易金币的大银杯。 

  这是巴赫一生得到的最高稿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29x7bx7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格伦·古尔德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1981版)

  单是弹奏这部作品,音乐史上便出了无数的大师,其中以加拿大人古尔德为最。他1955年在纽约和华盛顿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一炮红遍全球。古尔德在弹琴时习惯把琴凳锯矮,脑袋无限接近琴键,带着眼镜,摇头晃脑,口中同时哼唱莫名其妙之“古尔德艺术歌曲”。钢琴史上称这种怪异表演为“古尔德演奏法”。1981年,49岁的古尔德以截然不同于1955年的演奏方式重录《哥德堡变奏曲》,两周后撒手人寰,写就加拿大版的“朝闻道,夕死可也”。 


   174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弗里德里希大帝,旧译腓特烈大帝)在波茨坦加冕普鲁士国王。这个首次统一全国的德国秦始皇善吹横笛,据说还作曲。他即位后召开长笛独奏会,巴赫儿子巴佳爱伴奏,正中弗国王下怀,立聘为羽管键琴师。七年后,柏林颐和园——无忧宫(Sanssouci)落成。弗大帝让巴佳爱把他爹叫来。5月7日,年已六十有二的巴赫以为鸿鹄将至,欢天喜地前来应召。 

  无忧宫里到处摆着石可德的三角钢琴。他1726年就造出了德国版钢琴,但遭到巴赫激烈批评。这次看弗大帝面子,巴赫表示满意。然后大帝给了一个音乐主题,让巴赫即兴演奏三声部赋格。巴赫不慌不忙,信手奏来。 

  大帝当场翻倍,要求巴赫就同一主题来个六声部赋格。 

  诸位,五声部赋格几乎已是作曲的顶峰。巴赫恳求国王给几天时间。回莱比锡两个月后,作品完成,包括十部卡农、两部赋格和一部奏鸣曲,统统围绕弗大帝指定的主题。巴赫将他惟一的一部炫技作品刻成铜板题献大帝,后世称之为《音乐贡品》(Musicalisches Opfer BWV1079)。它展现了全方位巴赫:键盘天才、赋格大师、宫廷作曲、乐监、对位法集大成者和音乐教师。

 
音乐的奉献手稿片断

  苦心经营的巴赫最终也未能把自己营销成姜太公。《音乐贡品》没有得到弗大帝一个字的青睐。 

  事实上,巴赫一生没等来王公贵族的青睐。真正青睐巴赫的是平民百姓。当时欧洲的音乐仅供王公贵族欣赏。广大老百姓根本还不是人。但麻痹大意的王公贵族们没注意到事情正在起变化。1729年,巴赫接手台杰非创立的“音乐学社”,指挥由学生和业余乐手组成的乐队和合唱团举办户外合唱节,深受莱比锡人喜爱。巴赫还经常走到乡村小教堂去弹那些简陋的管风琴。有个乡村管风琴师听后对这位陌生人说:“您若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这等技艺非他莫属!” 

  这是巴赫有生之年听到的最高肯定。 

  商人,只有商人,才是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动力。1743年,莱比锡16位棉布商店老板在“音乐学社”基础上组建“音乐大会”(Das grope Concert),约定每人资助一位音乐家,3月11日,第一场音乐会在“三天鹅”客栈举行。这就是莱比锡货栈乐团(Leipziger Gewandhausorchester)前身。它的建团历史仅次于德累斯顿国家乐团,名列德国老二。门德尔松、马勒和富尔特文格勒等著名指挥先后加盟,使它迅速成为世界一流乐团。 


第二代音乐厅

乐团的基地——莱比锡布商大厦最早见经传于西元15世纪,最初是用于地方布匹的交易。1835年,乐团迎来历史上最著名的首席指挥——浪漫派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40年,乐团被共有化,隶属于莱比锡市政府。但很快布商大厦里仅仅一层的空间也不敷乐团的应用,1884年乐团迁入了位于贝多芬路(Beethovenstraße)的第二代音乐厅。而在二战期间,第二代音乐厅在1943年毁于盟军轰炸。自此到1984年,乐团暂迁至普法芬多夫路的议会大厦运作。1981年,第三代的布商大厦音乐厅落成。新的音乐厅装有一座以大规模闻于世的管风琴,管风琴上刻有多年来乐团的座右铭“真享乐,当认真”(Res severa est verum gaudium)。

 

 没当成姜太公让63岁的巴赫大受打击,他目力渐衰,人老体疲,但他的创作激情踏遍青山人未老。1748年他开始大规模创作赋格。他去世后,巴佳爱将这些作品结集出版。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一部包括14部赋格和4部卡农的巨作。它涵盖了赋格所有的规则,是赋格音乐的顶峰,和结束。 

  赋格和卡农是对位法的主要形式。对位法的顶峰是巴洛克复调音乐。巴洛克复调音乐的顶峰是赋格。 

  巴赫,是赋格大师中的珠穆朗玛峰。他的赋格是复调与和声结合的最高典范。 

  俄罗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说:“仅在《平均律》中你就可以找到宗教性的、英雄气概的、忧郁的、雄伟的、哀诉的、幽默的、田园风味的、戏剧性的——各种各样的赋格曲。” 

  《赋格的艺术》是巴赫音乐人生的最后惊叹号,被誉为“音乐史的哲学巨著”。除了未完成的《四重赋格》,所有赋格都围绕第一部赋格的主题。《四重赋格》最富传奇色彩,传说它就是杀死巴赫的凶手。这部作品的手稿出自巴赫临终前,在239小节戛然而止。巴佳爱在悼词中说:“死亡中止了写作……作者死于那首应当表现‘巴赫’这个名字的反主题赋格。” 

  在这一节,巴赫嵌入了自己的姓B-A-C-H。在德国乐理体系里,B对应降si,A对应la,C 对应do,H对应si,而第239小节正好是si-la-do-si。 

  这就是巴赫的“音乐签名”。音乐史称之为“巴赫动机”。 



《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a)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晚年未完成的一部作品。14首赋格与4首卡农由同一主题发展而来,且这一主题即为B-A-C-H,巴赫的名字。根据克劳斯·艾达姆《巴赫传》的记载,巴赫创作此部作品时,已感觉到音乐不再是仅为了教会工作创作,而是尝试着直接与上帝对话。

  音乐迷中有莫扎特崇拜、贝多芬崇拜、瓦格纳崇拜、柏辽兹崇拜,等等。可在所有这些音乐大腕中,只有“巴赫崇拜”。舒曼1834年说:“贝多芬不用嚼莫扎特的剩馍,莫扎特不用嚼亨德尔的剩馍,亨德尔不用嚼帕莱斯特里纳(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音乐代表)的剩馍——他们薪火相传。但他们都只从一个人那里获得灵感——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碌碌红尘的巴赫最后被看作宇宙、信仰和生命这些题目的不二答案。而且,他在无意中还为德意志文化奠基。当时德国文化受法国支配,宫廷操法语,学术界用拉丁文,主宰剧院的是意大利人,连统一的德语都没有,民族文学奠基人莱辛还未出生。可巴赫却统一了德意志民族音乐!瓦格纳说:“巴赫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在《什么是德意志的?》(1878)一文中他说:“现在我们终于看到那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巴赫用这些元素创造的世界!我只能把这个造物指给大家看,因为它的丰富多彩,它的庄严崇高,它的涵盖万方,实在无法言传。” 

  贝多芬在1825年告诉青年音乐家佛洛登堡:“他不应该叫Bach(小溪),应该叫Meer(大海),因为他的声音组合与和声所具有的丰富性无穷无尽。” 

  那个时代所有的伟大作曲家都用“巴赫动机”进行创作,借此向巴赫脱帽致敬。莫扎特、贝多芬、肖邦、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荀和德,新古典主义争奇斗艳的万彩鲜花,从开始到结束,始终盛开在巴赫那宽阔无边、宁静澄明的蓝天之下。莱比锡巴赫档案馆馆长说:“巴赫是基础,就像数学里的数字……他是中世纪及其后音乐所有发展的中枢,他总结了音乐,并将它推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今天的音乐,都奠基于这个水平。” 

  就连死为愤青的乐圣贝多芬,也在他最后六部弦乐四重奏《天鹅之声》中用“巴赫动机”表达了他对巴赫的心悦诚服。 

  20 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1950 年7 月赴莱比锡担当“巴赫逝世二百周年音乐会”评委,途中遭遇灵感,遂于10 月动笔,次年2 月完成《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这是肖氏钢琴曲的顶峰,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平均律》”。肖氏在晚期创作中还仿效巴赫,用自己的姓名构成音乐动机“DSCH”,并将这个动机写入大量作品。 


        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Op.87)的创作是在莫斯科和鲁扎(Ruza)两地进行的,从1950年10月10日至1951年2月25日,仅仅花去了他四个多月的时间。作品并没有题献给任何人。

 

     《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依循了巴赫的复调思路是不可否认的一方面,但更让人叫绝的,却是肖斯塔科维奇没有依葫芦画瓢,拘泥于巴洛克的复调概念不放,恰恰相反,他将现代人对于复调的理解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突兀的对比、不协和音的使用、更加复杂的织体结构,更何况还要充分融入俄国传统音乐的元素!这是多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比如,在第二十号C小调作品中,老肖引用了来自俄罗斯东正教会圣歌的旋律。在第十二号升G小调前奏曲中的帕萨卡利亚,以及第十六号降B小调前奏曲的恰空,古老的体裁都被重新赋予了一种冥想的气质——尤其是前者,可以与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帕萨卡利亚放在一起看,那是一种在巴赫的音乐中不曾有过的忧伤!另外,与巴赫不同,肖斯塔科维奇非常强调前奏曲与赋格之间的紧密关联,比如在第二十号前奏曲和赋格(C小调)、第二十四号前奏曲和赋格(D小调)里,所采用的主题素材是一样的。意图更为明显的是,第一号赋格(C大调)的动机C-G-A-G在第一次出现之后,也常常会在后面的赋格中以不同的变奏形式反复露面,凭借此法,所有的前奏曲与赋格被牢牢绑定为一体。为了突出完整的结构感,肖斯塔科维奇还在每一首前奏曲的末尾标注上了“attacca”的记号,意思是下一首赋格立即起奏,不要停留。显然,作曲家认为两者不可分割。


  康德说:“崇高必定伟大,而优美却可以渺小。崇高必定纯朴,而优美则可以着意打扮和装饰。”《赋格的艺术》没有激动人心的戏剧性旋律,没有庞大的配器和强烈的对比,然而就在那秋水长天、万物归一的澄明平和中,崇高自天而降。 

  在这个意义上,我承认巴赫是“音乐的上帝”。 

  赋格是常见作曲方法,但这并不等于说它容易。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考试就是写一部赋格,要从上午9点考到下午5点。交卷后,这些天之骄子们个个形容枯槁,神情恍惚。而且,考到现在,还没考出一个巴赫。或者近似巴赫。 

  巴赫写了无数赋格,个个动情、动听、动人。他没进过任何大学,亦非名师弟子。他不用任何名校和名师来装点自己。 

  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因此他包罗万象。 

  《赋格的艺术》堪称对位法音乐宪法。巴佳爱出版后一共售出30本!他一气之下将刻有这部音乐宪法的铜板当废铜论斤卖了。 

  有眼无珠的人类! 

  《赋格的艺术》是巴赫的音乐签名,而现存于世的巴赫最后的亲笔签名是在1749年12月。此后,他因白内障失明。事实上,六月份市议会已在“三天鹅”客栈密会萨克森宫廷乐监——他带着总理的亲笔推荐信。早就烦透了巴赫的市议会喜出望外,他们在见面之前就决定聘请他,见面只是个形式。 

  巴赫未必知道此事,但他肯定本能地感到一生忙于接替别人的自己终于也变成了被接替的对象。于是他坚守工作岗位,需要签名就由太太和儿子代劳。 

  1750年3月底,巴赫决定做白内障手术。十八世纪的欧洲,动手术跟谋杀差不多:当时根本没有麻醉,也没有消毒器械,整个欧洲连家医院都没有。全部的术前准备就是放血和服用植物毒汁以“排出有害体液”,全套医疗器械是一个“煮得滚热的苹果,把它放到眼睛上软化角膜”,而患者则“被捆在一把椅子上”。 

  手术由英国谭若恩在他下榻的“三天鹅”客栈进行。谭医生的医疗方案是切除巴赫混浊的晶状体,再戴上高度眼镜。谭若恩术后第二天即赴德累斯顿,4月初回到莱比锡,发现白内障复发。在巴赫的坚持下,他再次进行了无麻手术。 

  经过剧痛和黑暗的四个月,7月18日,巴赫打开绷带,重见光明!可他当天即中风,继而高烧卧床。十天后,1750年7月28日将近二十点,65岁的巴赫静静地为自己辉煌华丽的音乐人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 

  无人喝彩。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巴赫患的是糖尿病。此病1750年根本无法诊断,当然也就无法治愈。我感叹的是巴赫对死亡的态度,他在一部康塔塔中说:“我别无他求。我笑对死亡。啊,简直希望死亡已经降临。”当我们整天在功名利禄的烂泥里与想像中的仇敌殊死搏斗时,巴赫勘破了生死。 

  绝大多数人朝九晚五碌碌红尘,他们的生命毫无意义,注定是悲剧。少数人觉悟到人生的短暂辛劳,而死亡必然让所有生命的辉煌回零。他们的生命因为这觉悟而更加悲剧。因此,人生注定是悲剧。这就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巴赫为他死后38年才出生的叔本华给出了一个答案。 

  去世前几天,女婿笔录了巴赫口授的管风琴众赞歌《当我行至主的王座前》,在第二十六小节戛然而止。此为大师绝笔。在曲中巴赫宣布:“我行至你的王座前……赐我极乐归宿吧,主啊!请在末日那天唤醒我!——让我永能看到你。” 

  巴赫给出的答案是:只有信仰能拯救人类。唯信仰者有权拥抱希望。 

  信仰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本身。 

  信仰,是人生悲剧无解方程式的惟一解法。 

  在人欲空前横流、基督教徒急剧减少的21世纪,以《圣经》为创作题材的巴赫享有基督教君临欧洲时任何一个音乐家都难以想像的盛名,皆因信仰。现代人类所有的困惑都源于没有信仰。 

  音乐的技法有限,而人类的欲求无限。巴赫举重若轻,在有限的音乐中把无限的信仰与喜悦指给我们看。 

  德国大诗人荷尔德林曾引述十七世纪某诗人的话说:“Non coerceri maximo, conteneri tamen a minimo, divinum est”(极大不可限,极小亦可容,此即神性)。以此定义“神性”,则巴赫的音乐充满神性。 

  天在心内。心在天内。基督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基督。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多芬说:“音乐是比哲学更高的启示。” 

  莱比锡和柏林的报纸刊登讣告,莱比锡所有教堂发布死讯。市议会盖棺论定:“巴赫也许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但完全不懂教学”,而他们“需要的是唱诗班教习,并非乐团指挥”。 

  前一句是例行客气话,后一句才是真正评价。 


  两天后,托马斯学校学生送别巴赫,墓地下葬记录写着:“男性,67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先生,宫廷乐正和圣托马斯学校乐监,住址托马斯学校,四个孩子。灵车免费。” 

  巴赫与康德一样没有留下遗嘱。他的遗产只有千把塔勒、债券、股票、图书、乐器和乐谱。乐谱被分给家人,旋即被廉价卖到四面八方,流散江湖,直到它们重出江湖,倚天屠龙。 

  巴亚蜜只继承了三分之一遗产。她像巴赫后母一样一贫如洗,但却拒绝把身边的三个女儿送给亲戚。市议会大发善心决定给她监护权,却附荒谬条件:不能再婚。她最后进入收容所,依靠施舍养活三个女儿,死于巴赫去世后第十年。 

  巴赫最小的女儿1809年去世,去世前曾接受《音乐汇报》的慈善捐助。贝多芬参加了这次捐助。他终于帮上了巴赫的忙。虽然他本人根本不知道。 

  因此,参加慈善捐助非常重要。为富不仁,天厌之。 

  巴赫下葬约翰教堂墓地南墙,因为巴亚蜜没钱买墓碑,坟头半年即告失踪。135年后(1885),巴赫学会于巴赫诞辰200周年想重修巴赫陵墓,找不着坟头!此时已知巴赫价值的莱比锡议会在南墙钉一铭牌,上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50年7月31日葬此。九年后约翰教堂扩建,借施工之机推倒南墙,找到海量棺材——1750年下葬此处的有1400多人。经科学研究下葬记录,巴赫棺材是橡木,循此找到遗骨,殓入厚重石棺,置于约翰教堂地下室,上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二战中约翰教堂被炸毁,1950年棺材再次迁葬托马斯教堂,埋于唱诗班站台下。 

  去世二百年后,巴赫回到了他当年的工作岗位。 

  有很多很多天才,穷其一生都没有等到成名的那一夜。比如曹雪芹。 

  比如巴赫。这个贫寒孤儿艰苦奋斗,四处跳槽追逐名利,却碌碌一辈子无名。巴赫生前从未得到全国性肯定,遑论欧洲声誉。他在圈内只以管风琴演奏闻名。在莱比锡,巴赫自费出版的《第三键盘练习曲》只卖三塔勒,却根本卖不动。他的作品无人喝彩,去世即被遗忘。 

  今天的《教会圣贤百科全书》大声武气地宣布:“巴赫为巴洛克音乐戴上皇冠。他的作品充满生命的源头活力,和谐是他音乐最强有力的基调。他是完善赋格与卡农的大师。他的康塔塔和受难曲中的合唱和咏叹调采用《圣经》作歌词,将歌词与乐曲融化为空前的一体,撼动人心。他的创作是他善良信仰和对上帝谕旨宣示的虔诚表达。从他的音乐,甚至仅仅从他音乐的架构就能看出,巴赫是一位以宣道为己任的传教士。他在音乐架构上的匠心完全依照新教思想:音乐是上帝创世的秩序与天堂极乐的先声……他深知人民疾苦,宣讲死亡和希望。他的音乐洋溢着远远超越宗教与文化界限的心花怒放的乐观主义。” 

  其实,教会承认巴赫远在他被全世界承认之后。“虔诚的宗教音乐家”是对巴赫最严重的误读。德彪西称巴赫为“和蔼可亲的音乐上帝”,流毒甚广。 

  是的,巴赫说过“音乐仅供敬主悦人。逆主音乐即魔鬼的噪音和吵闹”。是的,他还说过音乐和演奏“并非表达人类感受的艺术活动,而是客观需要,通过耶稣基督的口用《圣经》传达上帝圣言;这是信徒们、即基督徒们创造性集体的普遍强烈的愿望,其目的在于颂扬创世主上帝,给他以最高荣誉”,因此,“所有音乐的目的及其始终不变的动机,无外乎赞颂上帝和纯洁灵魂”。是的,巴赫作品常以J.I署名,即拉丁文Jesu iuvall(耶稣怜我)。是的,他的另一个常用署名SDG即拉丁文soli deo gloria(榮耀独归上主)。 

  问题是,当时的每一位音乐从业者都必须这么说。巴赫出生地爱森鹤是新教堡垒,其旁的瓦特堡是匈牙利圣•伊丽莎白故乡,也是马丁•路德出生、学习和避难的地方。巴赫出生前一百多年(1531),路德反出天主教后正是在瓦特堡山林中将《圣经》译为德语。1693年,八岁的巴赫进入爱深鹤多明我会修道院拉丁学校启蒙——这正是路德本人当年上过的学校。 

  巴赫彻头彻尾是新教下的蛋。 


  巴赫家族取名独宗《旧约》,巴赫亲手制订的家谱里有一大堆汉斯、约翰、克里斯蒂安、克里斯朵夫、塞巴斯蒂安这些正宗基督教名。巴赫本人的名字“约翰”,希伯来语意为“主即仁慈”,而“塞巴斯蒂安”在希腊语和拉丁语意为“崇拜”,加起来就是“崇拜仁慈上帝”,他的姓Bach,贝多芬说过是“小溪”,其实按中世纪德国萨克森方言,此词本义为“音乐家”。巴赫的姓名契合他的名言:“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 

   巴赫乐谱中的《圣经》歌词均用红墨水,“即便是匆匆浏览过手稿的人也会对这种强调经文的作法留下深刻印象……巴赫只对《圣经》之言感兴趣。” 


  是的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但它们并不证明巴赫比别人更宗教。巴赫时代任何想要出人头地的青年,都必须是基督徒。就像今天你想牛B必须有钱一样。 

  巴赫抓住一切机会巴结权贵:《音乐贡品》献给弗里德里希大帝,《哥德堡变奏曲》献给失眠伯爵,《勃兰登堡协奏曲》献给边疆伯爵彭阁庐,巴赫还曾为萨克森选帝侯作圣诞节圣歌,谄题献词曰:“华歌侍大人兮,颂赞治者名。” 

  此外,一个新教徒理应安贫乐道,可巴赫对钱的爱慕坚持一生。与爱因斯坦不同,巴赫是薪水谈判高手,几乎在每一个职位上,巴赫拿的工资都比前任高,而且居然也都比后任高。到莱比锡之前,他每次跳槽的结果都是工资大涨。 

  凡此种种,足证巴赫并非“虔诚信徒”。 

  如果盖棺就是论定,则巴赫的人生一败涂地。千万不要以为当时只有亨德尔台杰非巴赫这几个搞音乐。当时的乐坛像今天一样热闹,叱咤乐坛的韩寒郭敬明之流亦多如牛毛。19世纪初德国最受欢迎作曲家排名,巴赫仅列第七,远在亨德尔和台杰非之后。巴赫不像门德尔松和莫扎特那样童年成名,也不像聋子贝多芬能在《第九交响曲》首演式上听到掌声响起来,更不像写《天鹅湖》的柴可夫斯基荣任鲁宾斯坦音乐学院教授,并被贵妇梅克夫人包养14年。他不仅没有亨德尔、李斯特和肖邦有名,他也没有台杰非和维瓦尔第有名。 


  实际上,他儿子都比他有名。十八世纪末欧洲音乐界说到巴赫,指的是他的三个儿子:柏林巴赫、伦敦巴赫与布克堡巴赫。作为丈夫,巴赫也是多产的,他与两任太太共生二十个孩子,仅六子四女成人。所有成人的儿子都是音乐家。 


参见昨日公众号之:“巴赫是父亲,我们是孩子”:C.P.E巴赫

  柏林巴赫即巴佳爱(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老四,第二个儿子。他4 岁学习管风琴,后遵父命学习法律,24 岁时却以羽管键琴成名柏林。他为弗里德里希大帝服务二十八年,弟弟伦敦巴赫亦从小随他习乐。他写的《论键盘乐器艺术的真谛》至今仍为研究18 世纪键盘乐重要文献。1768 年,他的教父台杰非去世,大帝命其赴汉堡接任,一身兼任汉堡五大教堂乐监。去世后,柏林称他为“柏林巴赫”,汉堡称他为“汉堡巴赫”,声誉之隆,可见一斑。 

  伦敦巴赫是二任太太巴亚蜜所生的巴若安(Johann Christian Bach)。他曾赴波洛尼亚师从马蒂尼神父学习对位法,1760 年担任米兰大教堂管风琴师,两年后担任伦敦王室歌剧院作曲,兼任德裔王后索菲亚音乐教师。1764 年,8岁莫扎特随父访英十四个月,在伦敦向他求教。伦敦巴赫专门创作四首钢琴二重奏,让莫扎特坐在他膝上共同演出,轰动英伦。莫扎特《第一交响曲》明显受他的影响。伦敦巴赫曾建议莫扎特去莱比锡研究巴赫音乐,惜乎莫天才没来得及。不过,莫扎特听到巴赫的《向主唱首新歌》时五雷轰顶,惊呼:“这是什么音乐?我们终于找到效法榜样了!”海顿和贝多芬也自称受益伦敦巴赫匪浅。作为新教徒巴赫的儿子,伦敦巴赫居然是天主教徒!这个英国最红的歌剧作曲在巴黎导演一出歌剧能挣一万法郎,暮年时却被女管家骗走巨额财产,负债累累,穷困潦倒而死。 

  布克堡巴赫是巴亚蜜所生的巴若夕(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伦敦巴赫亲哥,自幼得父真传,17 岁入莱比锡大学修法律,18岁到布克堡宫廷任职,直到去世。他写了二十部交响曲和大量的协奏曲、室内乐、键盘乐、受难曲和康塔塔等,声乐作品颇为世人称道,同时也是杰出的键盘乐演奏家。 

  巴赫去世的1750年,维瓦尔第入土已九载,亨德尔也因失明基本停止创作。音乐史上,巴赫逝世标志华丽辉煌的巴洛克时代结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横空出世,音乐风格转向主调和声,巴赫的复调音乐渐被视为历史垃圾。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舒曼在莱比锡图书馆发现《马太受难曲》。 


  歌德铁哥们儿、音乐家翟开西1791年建立柏林歌苑(Berlin Singakademie)。三十多年后,他决定公演《马太受难曲》,并选中学生门德尔松充当指挥。9岁成名的门德尔松拿到乐谱后排练近两年,1829年3月11日,在巴赫生日的这一天,19岁门德尔松在柏林歌苑上演了这部巨作。他的唱诗班有150人,超过百年前《马太受难曲》在托马斯教堂首演时五倍。听众中坐着海涅、黑格尔、神学家施莱马赫和普鲁士王室成员,门票高达20个格罗申。在回忆录中柏辽兹这样记述演出实况:“每个人都用眼睛追踪歌本上的词句,大厅里鸦雀无声,既无赞赏,也无指责,更无鼓掌喝彩,我们仿佛在教堂里倾听福音歌,我们似乎并非聆听音乐,而是参加礼拜。我们崇拜巴赫,信奉他,一刻都不怀疑他的神圣。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 

  最后一个音符尚在空中袅袅,海潮般的掌声风生水起涨上九重,直与天齐,然后翻身雷霆下行,刹那间扑满巴赫的橡木棺材。 

  黑格尔激动地写道:“巴赫是……一个坚定博学的天才,我们直到今天才重新认识到他的全部价值!”目空一切的浪漫音乐家集体宣布“I服了YOU”。 

  《马太受难曲》柏林上演,轰然推开金碧辉煌的巴罗克音乐尘封百年的大门。门德尔松一步登天,就此成为世界级指挥家。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躺在约翰教堂墓地南墙、尚未被重新发现的巴赫,终于等到了成名的那一夜!在《马太受难曲》首演后第100年。在他去世后第79年。史称“巴赫复兴”。媲美于文艺复兴。 

  巴赫像耶稣一样复活,但他等的时间比耶稣长多了。 


  门德尔松一生缘定巴赫。他在英伦掀起巴赫热。去世一百年之后,巴赫终于在英国压倒了亨德尔。1849年,在舒曼推动下,门德尔松学生、舒曼朋友威廉•史汤达•伯内特建立巴赫协会编录巴赫全集。1899年全集出齐,协会解散,同日组建新巴赫协会推广巴赫作品。现在世界流行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作品分主题编目》(Thematisch-systematisches Verzeichnis der musikalischen Werke von Johann Sebastian Bach)即由该协会按音乐体裁编录而成,于1950年(巴赫去世两百周年)出齐,其简称BWV已成德语固定说法,相当于俺们的“子曰”。 

  1835年,门德尔松出任莱比锡货栈交响乐团指挥。八年后,他集资在托马斯教堂西侧树立一尊巴赫纪念像。巴赫最后一个孙子(已八十多岁)出席揭幕式。两年后他去世,饮誉乐坛的巴赫家族就此“断子绝孙”。 

  1947年,二战刚刚战败的德国重印巴赫全集,凡46卷,蔚为壮观。 

  到2007年7月,偶长长短短逗留德国11回。某回在法兰克福逛商场看见“特价巴赫”,内装四片CD十几首作品,于是买回放上书架,以为巴赫尽入我彀中矣。 

  按BWV,巴赫作品已编到1120号!还不包括已编到189号的附件。 

  闹明白这一点后,偶下决心要写这篇文章。 

  门德尔松为巴赫正名后整整60年(1889),在那个命中注定的寂寞炎热的夏日黄昏,在柏林天际之外遥远的巴塞罗那,一个瘦削的13岁男孩独自走入那条泛黄长街的深处。 


  在一家商店灰土呛鼻的角落里,他遭遇了那捆残破的乐谱。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Suites for solo cello),“来自这个音乐天才的无限喜悦”。1720年创作于葛屯。 

  169年尘封的天籁,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夕阳中缓缓在少年纤细的指间苏醒。 


  少年花12年练习,平均两年一首,直到25岁走上舞台。少年就此成名。卡萨斯(Pablo Casals)!他儿时偶然听到大提琴声,说“这是我要的声音”,从此一直拉到97岁痛终。他用一生练习《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练习的间隙登台演奏,把它们的精彩指给世界看。21世纪,中国有个音乐学院学生早上在食堂喝粥时独自哼唱这部作品,身未动,心已行,不觉之中竟泪如雨下,无法自已。 

  《红楼梦》以尘世的华丽证明华丽的空幻,巴赫以音乐的工简证明华丽的空幻。他说:你看,生命是这样。 

  巴赫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相信。然而那个大学生相信。全世界每天有无数地方奏响巴赫音乐。几乎在巴赫音乐奏响的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能见到热泪奔流的听者。他们多非基督徒,更未必音乐发烧友。但是,巴赫仍然敲响了他们灵魂的琴键。 

  卡萨斯说,巴赫给世上最短暂的自然现象装上永恒的翅膀,他发现了所有的高尚情感,并以最完美的形式加以歌颂,谱出音乐史上的最高境界。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要言之:“他代表人类心中的伟大。”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从此被称为“大提琴《圣经》”。 

  卡萨斯被称为“大提琴教父”。 

  《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1720)是巴赫创作《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时的副产品,却是空前绝后的小提琴独奏名作。巴赫大量使用和弦及对位法,将繁重艰深的复调用于小提琴,要求在奏出和弦的同时照顾多条旋律线,使演奏变得几不可能。不要忘了,巴赫本人就是杰出的提琴手:“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小提琴音色纯正,深切感人,能轻松控制一般羽管键琴才能控制的乐队”(巴佳爱)。18岁巴赫的头一份正式工作就是魏玛宫廷乐队的小提琴手。小提琴大师魏若风在魏玛用长于演奏单声部旋律的小提琴完成多声部即兴演奏,为巴赫拉开小提琴明丽的天空。这部组曲的第四号d小调最有名,其第五乐章《恰空舞曲》更是脍炙人口,尽情展示了巴赫丰富的幻想,深邃的情感和高贵的立意,技巧玲珑,乐思泉涌,挡者披靡。即使巴赫一生只有这一部作品,也足以跻身世界著名作曲家之列。 

  现在,这套作品是重大国际比赛的标准曲目,被誉为小提琴的《旧约全书》。 

  1928年,德国《星期画刊》给爱因斯坦写信征询他对巴赫的看法,爱因斯坦没回信。编辑再次致信,爱大师回信说:“对巴赫的毕生事业,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重,并且不说一句话!” 

  对小提琴演奏超级自信的爱因斯坦,原是很喜欢对音乐评头论足的。 

  19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为《赋格的艺术》上卷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配上一个庄重深邃的旋律,此即西方音乐经典歌曲《圣母颂》,手法简练古朴,分解和弦构成的优美音型贯穿全曲,美艳逼人,点滴心头,听者醉入纯美圣洁的人间仙景。《圣母颂》亦以小提琴小品风行于世。 

  1838年,门德尔松指挥莱比锡货栈乐团上演《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此曲大红。门德尔松用钢琴把它弹给歌德听,歌德说:“乐曲开头壮丽非凡,像一大群人沿着富丽堂皇的宽大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1871年,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海密将此曲第二乐章改编成小提琴独奏,由原来的D大调改为C大调,整曲只用小提琴的G弦演奏。 

  《G弦上的咏叹调》!风靡世界,至今不衰。 

   听音乐的人大都始于贝多芬和莫扎特,而止于巴赫。年轻人更喜欢追随音乐革命家贝多芬去“扼住命运的喉咙”,几十年后,以酸甜苦辣齐备的人生历练打底,他们才能听见生命如何在巴赫音乐中以逼人的朴素和近于冷漠的简洁将天上的华彩娓娓道来。歌德说巴赫音乐“就像永恒的和谐正与自己对话,就像上帝创世前心灵的流动,我似乎无耳无眼,也无其它感官,而且我也根本不需要它们,内心却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欣赏贝多芬无需投资。欣赏巴赫却必长期投资方能见效。然而这是对生命真正有意义的投资。房龙说:“巴赫能给你的投资以最大的回报。大师将亲自告诉你如何理财,如何让它增长,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已拥有世界上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宝藏,那就是——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当你的血液终因血糖太多而无法承载贝多芬的力量,当你的心脏终因不再年轻而不得不放弃莫扎特的辉煌,那时,巴赫自会长驱直入,领你的灵魂上天。 

  巴赫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巴赫深不可测。因为他的浅。 

  巴赫就是朴,巴赫就是真。意大利人向来看不起没文化的德国人,可伟大的威尔第说:“啊,北方快乐的孩子,我多么羡慕你们能任意汲取巴赫的营养!” 

  当年莱比锡付的工资几乎不够巴赫养活老婆孩子,可今天每位莱比锡市长都骄傲地宣布莱比锡为“巴赫城”。至今,托马斯童声合唱团周六、日仍在托马斯教堂礼拜时唱响巴赫,货栈乐团伴奏。每年圣诞节,这个已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齐名的合唱团都要上演巴赫的《圣诞清唱剧》。 


  巴赫的艺术洞察力前人不可企及,后人无法仰望。随着他令旗一挥,西方音乐一夜之间步入成熟,从此万变不离巴赫。勃拉姆斯告诉自己的学生:“只消看巴赫。那里应有尽有。”肖邦对《平均律曲集》倒背如流,他认为“巴赫是音乐的全部和终结”。而一手提拔了肖邦、勃拉姆斯、柏辽兹、李斯特和瓦格纳的舒曼说:“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教者之于宗教。跟他比,我们都是半瓶子醋。” 

  被列宁委以打倒俄罗斯旧文化重任的高尔基说:“如果用山峦来罗列伟大作曲家,那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在那里,太阳在雪白耀眼的尖峰上永远发射炽热的光芒。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 

  依这段话来看,高尔基成为“革命的同路人”,是历史的必然。 

  巴赫作品是对音乐结构彻头彻尾的追求,人工得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充满技术细节,他的音乐里只有音乐。既无尘世,也无天堂。 

  巴赫音乐是本质的音乐。 

  本质的音乐,就是本质的宗教。 

  乐声飞处,天门开启。 

  我觉得,巴赫从未蓄意百世流芳。他的乐谱像任何一个平庸作曲家那样随用随丢,经常被拿去包鱼。当时莱比锡最忠诚的巴赫迷是鱼贩子。这位德意志最伟大的音乐家每周都绞尽脑汁为下一个礼拜准备一部康塔塔,演出后却扔进抽屉,很少出版,甚至自己也很少用第二次。 

  从未有第二个伟大的音乐家这样创作。 

  巴赫没有留下自传,虽然当时写自传颇为流行。 

  巴赫一生碌碌于尘世钻营,却从未真正“爬上去”。音乐其实只是他进入上流社会的工具:在葛屯他只写世俗宫廷乐,而在莱比锡几乎只写教会音乐。 

  只有坐牢或被权贵冷落时,巴赫才埋首音乐,可每一次埋首都带来惊天绝响。 

  为了在政教合一的社会中赢得封妻荫子,他毕生致力于创作充满限制和禁忌的教堂音乐。但教会从来都看不上他。 

  最后,充满限制和禁忌的教会音乐,送巴赫登上万年大师宝座。 

  一不留神成巴赫。 

  2007年7月4日十七稿毕于北京卧藏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